loading

中源控股与多地携手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高质发展

截至2022年12月底,我国31个省区市GDP均实现正增长。其中,超12万亿元成员再添一省,8个省份GDP超5万亿元,广东省仍保持连续34年全国第一的好成绩。

以GDP衡量指标来看,中国地域经济的格局在悄然改变,如今新的经济格局已经形成,由2018年初形成的“上北深广”,转变为“上北深渝广”。重庆2022年GDP以29129.03亿元,同比增长2.6%的成绩一举超过广州,跻身于中国经济新格局之列。

区域经济“黑马”以何实力出圈

重庆跻身全国经济“第四城”,武汉反超杭州,福州、泉州挺进前20,每当区域经济放榜,总会几家欢喜几家愁。

重庆超越广州,跻身全国经济“第四城”,广州则是从第4下降到了第5。这也是继2016年被深圳超越后,广州又一次被超越。

其实,过去几年,两城之间差距一直不大,2019年,差距仅为22.83亿元,2020年,广州以16.32亿元的微弱优势守住了经济“第四城”:2021年差距再度被拉大到300亿元。

2022年,重庆GDP增长2.6%,而广州则增长1%,不仅低于广东省经济增速0.9个百分点,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。

深入分析发现,“广州失速”主要在二三产业上,2022年广州第二产业增速为1.07%,第三产业则为0.97%,均未能引领增长。而相比之下,“攻擂”成功的直辖市重庆,不仅是长江上游的经济、金融、科技、航运、商贸、交通中心,还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,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联结点第二、第三产业的成绩也可圈可点,其增速分别为3.3%和1.9%,第二产业再一次发挥经济增长“稳定器”的作用。

中源控股认为,广州一个鲜明的弱势是,在新经济的格局、模式和模块上相对发展规模和速度偏弱。而重庆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,在与其他城市竞争中,有着天然的优势。此外,新冠疫情对于广东的影响比重庆大,疫情在广州持续时间、烈度大于重庆,对于出口、订单存在较大影响,所以开工不足,产能未能释放。

展望2023,伴随疫情影响全面放开,我国居民消费将会出现较大幅度反弹,并成为引领经济回升的主导力量。此外,2023年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,政策面还会保持一定稳增长力度,投资增速有望保持基本稳定。

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高质发展主线仍不变

中源控股通过数据梳理“各地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”发现,智能制造业为主、高质量发展仍为地方政府的关键词。以广东为例,2023年将以实体经济为本、坚持制造业当家,加快建设制造强省、质量强省,更高立起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柱。

广东2023年实施制造业当家“一把手”工程,开展“亩均”等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,包括全面提升制造业当家产业优势、企业优势。

 

来源:摄图网

在全面提升制造业当家产业优势方面,广东将大力推进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,提质壮大现有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,加快推动超高清视频显示、生物医药与健康、新能源等产业成为新的万亿元级产业集群。

同时,广东将加快打造若干5000亿元级新兴产业集群,在人工智能、量子科技、基因技术、深海空天等领域抢占制高点,推动家居家电、纺织服装、食品工业、五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。

广东过去以制造业起家,也必将依靠制造业当家赢得未来,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“脊梁”。其中,广东将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,构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,提升广东标准国际化水平。

而山东2023年明确扎实推进先进智能制造业强省行动。着力深化新旧动能转换,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加力提效,包括推动高端化提升、智能化发展、绿色化转型。从产业结构来看,广东以电子、装备制造为主要支柱,山东以化工、钢铁、有色金属冶炼等产业为主要支柱。

 

来源:摄图网

中源控股相关负责人表示,过去几年,山东在新旧动能转换上初见成效,淘汰了上万亿元的落后产能,也打造了以“十强产业”为代表的新动能。在专精特新、单项冠军、先进制造业国家队等主要榜单中,山东企业的身影越来越常见。截至2022年底,山东共有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86家,仅次于浙江,超过广东、江苏,位居全国第二。

结语:为助力地域经济加速实现科技创新驱动、产业转型升级、新旧动能转换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发展局面,中源控股将通过产业投资基金牵引,优势资源带动的模式,助力重庆、山东等地智能制造产业高质发展。

免责声明:本公众号发布内容部分信息来源网络,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或资料真实性、有效性、准确性及完整性承担责任。文章仅供阅读参考,不作任何投资建议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